9月22日下午,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克非教授应邀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译欲何为”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系外国语学院“信礼讲坛”系列学术活动的第十四讲。讲座由院长郭继东教授主持,20余名教职工和研究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王克非教授从讲座题目“译欲何为”切入,指出该命题有两层内涵:翻译要做什么(目的)以及翻译要怎么做(方法)。他围绕翻译的本质、方法与译者角色等话题,结合自身数十年的翻译研究与教学经验,提出了3条核心观点:第一,翻译行为应以需求为导向。历史证明“别求新声于异邦”是翻译的内生动力。第二,翻译方法应立足实践。翻译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沟通与知识的传递;译者须具备跨文化视野与扎实的专业能力。第三,译者是翻译价值实现的关键。外语承载着人文和育人价值,译者应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讲座结束后,王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解答了有关人工智能与翻译结合等方面的问题,与会者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此次讲座如同一盏明灯,为人工智能时代翻译人如何作为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