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举办第4期研究生学术沙龙

发布者:曾庆勇发布时间:2024-11-12浏览次数:86

1030日晚,外国语学院在信礼楼304会议室举办了第4期研究生学术沙龙。本次沙龙邀请陈昌勇副教授担任点评嘉宾,由23级刘双凤同学主持。张立飞老师、外国语学院各年级研究生共4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23级俞奕安同学发言的主题是双向平行语料库视域下英汉获取类事件的概念化差异——steal/偷、rob/为例。他的研究依托双向平行语料库,针对中文中的等获取类动词及其英文对应词stealrob进行了深入对比分析。基于概念化理论框架,俞同学将这一行为事件细化为实施者、被盗物品及受害者三个构成要素,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些要素在句子中担任不同句法角色(如主语、语)时所承载的意义差异。

陈昌勇老师指出,本研究没有形成完整的论文体系,缺少论文的研究目的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随后,陈老师强调论文的推论要基于实证研究,而不是主观经验主观臆断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削弱结论的可信度老师特别指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务必全面融入前人的研究综述论文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性,具体包括研究内容上的深度挖掘与拓展,以及研究方法上的突破与创新。

       23级白福盛同学发言的主题是基于COCA语料库对近义动词acquiregainobtain的对比研究。他基于COCA语料库的数据,探讨这三个获取类动词在语域分布、搭配和语义韵三方面的差异,主要聚焦这些动词的显著搭配词和语义偏好,揭示不同动词的使用倾向及其在具体语境中的适用性。的研究发现,gain在非正式语域中使用更频繁,且多带有正面语义韵;acquire则偏向正式语域,搭配词范围较窄;而obtain多用于正式语境,且包含更多负面语义研究为近义词辨析教学提供了实证参考,体现了语料库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点评中昌勇老师就论文中积极、消极与中性语义韵的分类标准提出了质疑他指出,当前所采用的分类方法似乎过度依赖主观经验,缺乏严谨的理论支撑。为此,陈老师建议同学应深入研习语义韵领域内享有盛誉的研究者的前沿理论,从中汲取灵感,确立更为科学、客观的分类标准。此外,陈老师对该研究的整体框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结构完整,逻辑清晰,并指出讨论部分是整篇论文的关键所在,同学在写作时应注意加强讨论的深度

       23级陈梅雪同学发言的主题是平行构架理论下的英语动品型复合名词语义研——V+up为例运用Jackendoff的平行构架理论,研究英语中V+up结构的动品型复合名词(VPCN),系统探讨了其形态特征和语义关系。基于牛津网络词典收集154V+up复合名词的实例,发现其形态结构主要有5种类型,以V-up形式最为常见,占92%复合名词与对应短语动词之间语义关系可归纳出10,包括动作、结果、过程、工具等。陈同学的研究不仅揭示了V+up结构的结构和语义特征,还拓展了平行构架理论在动品型复合词分析中的应用,为英语词汇教学及词典编纂提供了参考






     在点评环节,陈昌勇老师指出,雪同学所引用的理论与实际研究过程的结合不够紧密未能充分阐述选择平行构架理论的原因,使得整个研究过程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和逻辑连贯性。陈老师建议,在讨论部分应题大做,即通过对少量但具有代表性的语言现象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学术规律。张立飞老师还建议后续研究可对英语中复合词汇进行系统的归类和总结,发现复合词在转换用法上的独特规律这些规律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英语复合词的构成和演变,还能为创造新词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在本次沙龙活动中,同学们展现出了极高的参与热情,不仅踊跃提问,而且敏锐地指出了分享内容中存在的问题与值得探讨之处。陈昌勇老师和张立飞老师不仅对同学们的提问耐心解答,还借此机会激励同学们要保持这种积极的思考态势,学会在探索中发现科学规律,并勇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浙江・杭州 浙ICP备12028388号-2.浙公网安备340300020005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