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举办第3期研究生学术沙龙

发布者:曾庆勇发布时间:2024-11-12浏览次数:95

1023日晚,外国语学院在信礼楼304会议室举办了3研究生学术沙龙。本次沙龙邀请黄巍副教授担任点评嘉宾,由23级黄艳艳同学主持。外国语学院各年级研究生共4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23蔡雪婷同学以“异化、暴力、死亡论《菲德拉的爱》中现代社会的精神困境”为主题进行了发言。她的发言基于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和狂欢理论,揭示了现代社会所面临的精神困境通过分析古希腊神话中希波吕托斯追求真理而牺牲的行为,揭示了死亡如何转变为现代社会中一个引人深思的精神悲剧在戏剧《菲德拉的爱》中,剧作家将血腥与暴力的场景鲜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以极端后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展现了现代人的空虚、孤独的精神困境。

黄巍老师对蔡雪婷同学的选题给予了肯定,但同时指出不足研究内容文学性方面有所欠缺异化、暴力、死亡这些后现代创作角度,看似是文学问题,实则更多地是借文学的形式,讨论社会问题、心理问题和哲学问题因此,研究方向需分清主次应当适时借鉴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的理论视角文学价值剖析另外论文的逻辑构建还需加强以确保论证的严谨性

23级盛子怡同学发言的主题是“《为埃斯米而作》中埃斯米的啃食神经症分析”。她以弗洛伊德创伤理论为研究框架,以王韵秋提出的啃食神经症为切入点,聚焦儿童形象埃斯米,揭示其反常行为背后的神经症病候,分析啃食神经症形成的根源及其隐喻意义。她认为X中士的心理创伤是显性的,而埃斯米的心理创伤则是隐性的,即所谓的“隐伏创伤”这种隐伏创伤通常指向边缘群体,而小说中的儿童埃斯米正是社会边缘化群体的缩影。塞林格通过埃斯米这一人物突出了战争创伤的普遍影响,将叙事延伸到战场之外,涵盖了冲突中更广泛的隐性伤亡。

在点评中,黄巍老师首先肯定了盛子怡同学论文的逻辑性,认为其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论证的推进方式符合学术论文的要求。接着,黄老师出了论文存在的两个问题:首先,论文未能有效突出“嘴”啃食神经症的关联论文对啃食神经症的讨论,在整体结构上显得较为单薄,缺乏深入分析。其次论文研究意义阐释不够深入,特别是为何选择研究埃斯米这一角色而非其他角色的原因应在论文中强调儿童这一群体在塞林格作品中占据重要地位,以此来充分论证埃斯米创伤经历的重要性。

       23张梦伟同学发言的主题是《月光狂想曲》中的创伤叙事和乌托邦建构——博斯曼文学研究概述。他首先介绍了作博斯生平和写作经历,并重点分析了该作者的代表作《威廉斯多普》。指出,这部小说不仅是博斯曼个人经历的再现,更是对国家历史与文化的一次深刻探讨,极大丰富了博斯.曼的文学遗产。同时,他还结合作品简单介绍了文学地理批评研究。

在点评中黄巍老师表示文学地理批评研究目前是一种新潮受众相对不广的研究领域对于这种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张梦伟同学的分析还较为浅显,未能触及理论的内核。选取地理学的研究视角,是为了便分析作品的表达手法,因为地理视角这部作品人物的生存环境和身份息息相关。只有将文学地理批评研究与作者的创作手法和理念紧密结合,才能形成有效的跨学科研究。

本次沙龙同学们做了充分准备自己的论文选题及学习心得与老师和同学了深入交流。在自由讨论环节在座同学热情高涨,思考主动提问积极。黄巍老师同学们的提问做了细致、耐心解答,并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刻苦钻研,勇于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浙江・杭州 浙ICP备12028388号-2.浙公网安备34030002000595号